良妃放低声音招招手:“我告诉你,我有逆转乾坤轮回的秘法,我的小七还能灭了叛军做皇帝!” “什么秘法?” “以子孙十……十八人为血引练成药丹和血服用可保本宫生生世世荣华富贵,本宫又要重来了……” 柔瑾冷着脸看贾良妃一脸惬意地沉浸在美梦中,她转身离开,良妃想要拉住她,此刻良妃有瞬间清醒,杀了夺走皇位的人,她的皇儿就还有重来的机会! 可惜守卫森严,不等良妃够到柔瑾衣袖便有宫女太监钳制住她,良妃发疯咬人,又被太监宫女推倒在地捂着肿胀的肚子发抖…… 没过多久天牢里的七皇子也肚子发痛诊出肝病,惠帝嫌这对母子晦气,下旨流放到苦寒之地再不相见。
第108章 入冬之后惠帝又病一场, 每次太医诊过脉都要亲自看过药方,惜命到深怕被人谋害,对太子一系态度奇怪, 既倚赖他处置朝政又看不惯他大权在握, 惠帝心里不痛快不会朝贺固与柔瑾发火, 伺候的人就遭殃了,太医宫女首当其冲。 许是到了这个地步什么都不顾了,惠帝会朝兴庆宫宫女下手,伊嫔早就被处死, 良妃也疯了,他开始堂而皇之寻找和周芳仪相似的宫女满足他的‘思念之情’。 柔瑾明白惠帝别扭之心的同时又觉得恶心,他看太子之位已定渐渐没有左右儿子们命脉的掌控感索性找一个光明正大的借口满足私欲, 横竖贺固是个孝顺的就算他成了太上皇也不会被人轻视, 若是太后丧期刚过, 惠帝甚至想广选秀女充盈后宫。 惠帝如今宠爱的宫女称作怡儿,据说与周贵妃不大像, 但声音神似,惠帝甫一见她便封为贵人, 其后夜夜召幸意图新贵人诞下小皇子,贵人得封之后行事张扬肆意,不单要位分要赏赐还要惠帝恩赏娘家。 风光没两日, 新贵人嗓子坏了。 柔瑾觉得宫人瞧自己的眼神不大对劲,虽然新贵人会故意偶遇贺固展示她那把嗓子,但是贺固早就对惠帝与新贵人的把戏不胜其烦,他就没有见过周贵妃的记忆, 最厌恶的就是那些仿照周贵妃行事搏名头的女人,但惠帝还活着, 他只能漠视且早就决定等惠帝死了就让新贵人下去陪着。 新贵人嗓子不行就有失宠的风险,她无视惠帝的不耐日日陪伴,想趁机抬一抬位分最好能怀上龙种,但就在这个关头,惠帝死了,死在她床上。 惠帝是他最担心的死法,马上风。 新贵人吓得尖叫着跑出兴庆宫还未走远便被拿下,惠帝斜躺在床上衣衫不整,梁明雨一脸悲痛地上前为他遮掩衣衫,仿若没有察觉惠帝尚有微弱气息。 陛下去吧,别再污了贵妃娘娘名声,有新贵人陪着,想必死后也不会遇见贵妃。 惠帝瞪大的眼睛直到太子及群臣赶来才被阖上,贺固想,惠帝也是死不瞑目的,他的宏图大志奢靡享乐还未满足。 不得不说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 御前大太监梁明雨自请随葬。 国丧简朴肃穆,惠帝出殡后的第三日新帝登基,年号元正,他登基之后册封原配发妻太宁公主为皇后,长子刘信为太子。 柔瑾他们在东宫住了快一年刚刚熟悉又要搬到别的宫殿,不过这一回,应该是一辈子。 刘信是太子本该居于东宫,但柔瑾与贺固都放心不下打算让他再大一些再放手,小太子就跟着住到后宫。 贺固为表示对先帝的敬重空置兴庆宫不用,他住到兴庆宫旁的紫宸殿,柔瑾不喜欢徐皇后住过的含章殿也不愿意重回从前的明珠阁,选来选去在贺固百般暗示下定下离紫宸殿近且风景上佳的清麓殿。 之后数代清麓殿也成为皇后们心仪的吉祥居所。 国丧未过柔瑾与贺固分宫而居,惠帝的后宫还在,贺固守礼多是派人请柔瑾到紫宸殿,至于如何妥当安置这些庶母,贺固当朝宣布先帝生前仁爱宽和驾崩前曾留有旨意后宫无子嫔妃可移居历代嫔妃修行的永安寺或出宫再嫁,有子或曾有娠者可由皇子皇女接入府中奉养或继续居于太妃宫所。 惠帝有无留有旨意都不重要,朝臣中反对的声浪只有一两位保守派,多数还是赞成这样行善积德的做法,后宫嫔妃中除了叫怡儿的小贵人随葬先帝,其他嫔妃都在惠帝去后得以安生,大多数人对新帝举措并无怨言。 柔瑾另加一条,移居永安寺者三年后也可还俗另嫁。 嫔妃先后离宫偌大宫殿只余寥寥几人也都搬到稍显偏僻的太妃居所,柔瑾这才长舒一口气觉得头顶那片阴云消散,身心舒畅。 也就在这时柔瑾被贴身宫女提醒,她已又两个月没来月事大约是有喜了。 这孩子比小信儿刚上身时乖一些不吵不闹,贺固得知喜讯默默笑了许久,二人衷心盼着这个孩子的到来。 前朝的风雨皆由贺固一人遮挡,柔瑾安心养胎,隔三差五将梅夫人请到宫中相见,其实贺固说过好些次请梅夫人在宫中小住也好弥补母女分离的时光,但梅夫人总是不肯,她是个守规矩的人并不愿意为小两口添麻烦。 柔瑾暗暗打量着梅夫人比从前精神多了,说话做事中气十足。 梅夫人也知她的担忧,有一日握着她的手低声道:“你好好的,我见不见你都是高兴的,现在我府里没什么不顺心的,偶尔来见见你就挺好,再说寻常人家嫁闺女也没咱们见得勤啊。” 小信儿喜欢外祖母,可他正是疯玩的年纪,好容易能跑能跳不用窝在别人怀里了整日除了吃喝拉撒就是到处捣蛋,他是太子也是贺固的独子,身边伺候的人都是宠着纵着,贺固怕他学坏捧得不知天高地厚平日很是用心教导。 这孩子天不怕地不怕,贺固绷着脸色他也嬉皮笑脸的,不过倒是能听进去话,最怕的还是柔瑾给他脸色瞧,只要犯了错就眼巴巴跟在母亲身后撒娇卖乖母后娘亲娘娘一通乱喊,雨过天晴之后又恢复皮猴子性情。 柔瑾头疼过,她真怕小信儿成为昏君那就要乱套了。 贺固观察一段时日渐渐放心,小信儿该懂的都懂也能听得进师长教导,他不打算压抑那部分调皮的孩子天性,最好连他童年的份儿一起玩回来。 元正元年春天柔瑾生下第二孩子,还是个男孩,取名贺固为他取名澄,一岁之前他和胎里一样安分乖巧,会走路之后整日跟在信儿屁股后头调皮捣蛋完全颠覆所有人对他的乖巧印象,信儿却非常喜欢他,他三岁之后就要到文华馆开蒙,每日去上学两兄弟总要难舍难分泪眼朦胧一阵子,有时还会避开宫人一起到文华馆上课,吓得宫人到处找。 日子长了,柔瑾索性把澄儿也扔到文华馆给太傅头疼去,她专心忙自己的事。 后宫只有夫妻两个,虽然先帝孝期未过没开选秀,但贺固承诺过不会有第二人,柔瑾也不为没发生的事担忧,做一日皇后便担一份国母的责任,她无意朝政只从利国利民处入手发掘民间工艺,对织布纺纱之事兴趣浓厚,派出去的女官寻访时遇到一精通织布技艺的老妇人,老妇人有心改造织布机,一场变革自此发生。 民间富裕了,百姓皆称颂皇后娘娘爱民如子,柔瑾不敢居功,老妇人才真正居功至伟。 柔瑾还会带上两三侍从悄悄出宫,赶在贺固下朝信儿澄儿放学之前回宫,溜出去看一眼百姓安居乐业的场面她会觉得内心平静幸福,总觉得又能放下一些什么。 具体是什么,柔瑾也想不起来了。 贺固是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不爱听人赞颂,却喜欢听人将各种溢美之词堆在他的皇后身上,他得跟着维护皇后娘娘贤德温婉的一面。 所以,“下次带我一起。” 话得悄悄地说,免得俩儿子听到。 柔瑾扬扬下巴等他捏肩捶背,帝后再偷摸躲到角落里吃她从外面买的小食,至于为什么不给孩子吃,因为那两个不止要吃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然后质问母亲出宫为什么不带他们,缠着她讲宫外的事。 后来柔瑾总是央谦王、齐王还有他们两家孩子入宫时给俩人带一些好玩意儿,俩人就会换一拨人折腾。 谦王、齐王纷纷感叹,妹妹变狡诈了。 跟谁学的? 贺固与有荣焉。 先帝孝期过后朝中开始有上奏广选天下秀女的折子,不过不多,首先是贺固早就表态民间休养生息,他无意纳色,此生有皇后足矣,再就是当今皇后身份特殊,她不仅仅是普通的权贵之女,还做过二十多年的公主,与谦王、齐王比亲兄妹还要亲厚,放眼看去本朝再无第二个女人比她出身高贵,最后是皇后膝下已有两子且长子封太子,就算有秀女入宫又能改变什么? 渐渐地朝臣也习惯了,就算不习惯,太过操心皇帝的家务事哪有好下场? 今上可不是先帝,平素里兢兢业业却绝不允许旁人触碰逆鳞。 皇后就是他的逆鳞。 柔瑾笑闹时吃口醋增添些情趣其他时候根本不在乎这些琐事,贺固因她的信赖喜悦,他和柔瑾刚一出生命运便有了交集,仿佛两棵并肩生长的树,朝暮相对相依。 二人闲暇时喜欢挥退伺候的宫人到秋凉殿看日落,日暮西斜光辉灿烂,仿佛时间停在此刻永恒。 贺固牵着柔瑾,呼呼风声从耳边穿过,她展开双手还拉他一起。 他含笑凝望她静谧柔美的侧颜:“公主殿下,等到信儿弱冠咱们去西平吧,顺道走走看看?” 柔瑾猛地扭头笑意藏不住:“好啊!” 呆在皇城久了会怀念西平踏实自在的日子,能和心爱的人出去走走看看更是人生大幸。 柔瑾充满信心的期待着。 <正文完>
第109章 番外一 一大早贺月凝被丫环们安排的团团转, 金银玉簪试了个遍敢在她头皮发麻之前才定下款式,她进宫的次数不少,除去头几次也就数这回格外重视, 无他, 这一回是入宫谢恩, 她前些时日定下婚事宫中皇后娘娘给了厚赏,再过十日就是她出嫁的日子,皇后娘娘不能出宫观礼,母亲便吩咐她打扮漂亮些给皇后娘娘见一见。 董姨娘忙完匆匆赶来之后将玉簪换成金簪。 “这玉簪太素净了, 金簪亮晃晃的多好看啊,娘娘不在意这些。” 贺月凝一想也是,乖乖任由姨娘为她打扮, 但是董姨娘也拿不准, 决定先到梅夫人院里请她看过在做决断。 她与皇后娘娘还算熟络, 皇后娘娘还是公主的时候就宽和温柔,很少与人为难, 身世大白之后对她们更多几分亲近,董姨娘敬重梅夫人, 皇后娘娘投桃报李关爱贺月凝,就连婚事也是亲自命人打探了男方底细。 母女俩朝正院去,行至小花园转角险些与一人碰上, 对方本想骂骂咧咧,看清她们后脸色转变,要笑不笑想怒不敢怒别扭极了,最后只剩了阴阳怪气。
自愿捐助网站
网站无广告收入,非盈利,捐助用于服务器开支!
怕迷路,可前往捐助页面加联系方式!
点击前往捐助页面>>
94 首页 上一页 91 下一页 尾页
|